东南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卓越工程师培养项目(以下简称“卓工项目”)是以产教融合、科教融合为手段,以培养工程专业实践能力和工程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竞争力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项目,旨在为国家重大战略行业、战略新兴产业培养亟需的“高精尖缺”专业技术人才。根据《东南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卓越工程师培养项目实施办法(试行)》(附件一),现开展项目申报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申报对象
卓工项目由东南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以下简称“卓工学院”)组织相关学院(系)申报。鼓励项目导师团队来自多个学院(系),涉及多个专业类别或多个专业领域,原则上同一个导师每年名下的卓工项目硕士最多2人、博士最多1人。
二、申报条件
卓工项目立项申报应满足如下条件:
(一)鲜明的主题
卓工项目须聚焦“卡脖子”工程技术难题,积极响应国家重大战略、新兴产业的需求,服务于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本次卓工项目申报重点在以下领域展开:
编号 | 申报领域 |
01 | 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 |
02 | 集成电路 |
03 | 新材料 |
04 | 人工智能 |
05 | 网络安全 |
06 | 关键软件 |
07 | 先进试验与测试 |
08 | 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设备 |
09 | 核科学与技术 |
10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11 | 科学试验用仪器设备 |
12 | 空天能源动力系统 |
13 | 智慧能源与新型电力 |
14 | 先进制造 |
15 | 新兴数字产业 |
16 | 物联网与智慧交通 |
17 | 低空经济 |
18 | 基础设施建造与保护 |
19 | 具身智能 |
与2024-2025年立项卓工项目(附录一和附录二)专业领域方向相似的项目不建议进行申报。
(二)卓越的团队
每个卓工项目须组建一支以首席专家为核心的工程教育创新团队。团队应包括1名首席专家(来自东南大学的高水平教授或产业界领军人才)及若干名高水平的校内和行(企)业导师。若首席专家来自东南大学,则应设总工程师1名(来自产业界的高水平专家,通常来自该项目所依托的产教融合基地)。卓工项目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首席专家可根据需要配备项目主任1名。每个卓工项目须有一个牵头学院(系),首席专家(首席专家来自东南大学)或项目主任(首席专家来自产业界)所在的学院(系)为该项目牵头的学院(系)。涉及多个专业类别或多个专业领域校内团队导师一般在5~15人,聚焦同一个重点方向或重大项目,紧密组合,且团队有至少3家及以上合作单位,企业导师人数一般不少于 5 人,与校内导师人数相匹配。原则上每名导师只能参与一个已在开展的卓工项目。
首席专家及团队骨干成员近五年须有与项目主题高度契合的国家级、省部级或行(企)业重大重点工程类科技课题,课题经费充足,能支撑研究生培养的需要。
(三)高度的协同
卓工项目由卓工学院负责日常管理,并提供全面的服务,申报的专业学院(系)提供学科支撑。卓工学院与申报的学院(系)应建立共商、共建、共享的协同机制,在招生、培养、思政、就业等方面密切协作、高度协同、相互支持,共同投入资源,做好项目的服务保障工作。
(四)产教融合的基地
原则上应与行业知名企业共建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产教融合中心、卓越工程师技术中心等科研合作平台,以及省研究生工作站、卓越工程师联合培养基地等人才培养平台(签有校企协议,且在有效期内),已与学校实质性开展校企联合研发、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除企业之外,科研院院所、国家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等有研发职能、有在研工程项目、预期可提供就业岗位的单位,均可以作为联培合作单位。
(五)特色化的培养方案
每个卓工项目须有体现铸魂育人目标和项目主题特色的教育教学课程体系,凸显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工程技术基础扎实、工程专业实践能力和工程技术创新能力强的培养特色。培养方案须有依托产教融合基地的高质量专业实践模块,且专业实践须满足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的相关要求。优先支持具有学科交叉或工程创业教育模块的申报项目以及能够承担中组部硕博士专项培养任务的项目。
三、申报流程
(一)2025年6月30日中午12:00之前,相关团队填写《东南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卓越工程师培养项目申报书(模板)》(附件二),将word版《申报书》以及加盖院(系)公章、联培企业公章及项目成员签字后扫描的pdf 版《申报书》一并发至卓工学院招生与学位办公室邮箱:zg_zsxwb@pub.seu.edu.cn。不符合本申报指南要求的项目申请不予受理。
(二)为方便评审,申报书请按以下命名规则命名:申报领域方向编号 + 牵头院系名称 + 项目名称 + 项目负责人姓名。
(三)形式审查合格的项目,卓工学院将按照客观、公正、公平的原则,组织有关专家评审论证,择优予以立项。
(四)立项的卓工项目将进行校内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
(五)立项项目需上报导师团队名单,由东南大学研究生招生领导工作小组和卓工学院招生与学位办公室审核批准。
(六)卓工项目批准立项后,2026年度硕博士招生将在基础指标之外给予单列支持,自2026级起连续支持3年,视为增量指标(包含免试研究生)。
四、其他
2025年立项的卓工培育项目只对2025级的招生指标进行支持。如需获得连续3年的增量指标支持,需重新参与项目申报与评审环节。
申报单位应对材料的真实性负责,涉及技术机密等问题须经过脱密处理。如发现有弄虚作假的行为,取消申报资格。
如有疑问,请通过下面联系方式咨询。
地点: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南门卓工大楼520室
电话:025-52091576
邮箱:zg_zsxwb@pub.seu.edu.cn
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
2025年5月9日
附录一:
序号 | 2025年立项卓工项目名称 |
1 | 穿戴式医疗健康技术 |
2 | 海洋工程智慧建造运维 |
3 | 毫米波技术卓越工程师培养项目 |
4 | 基于国产化算力平台的智能通信与信息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 |
5 | 陆域智能无人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 |
6 | 面向下一代空天平台的新质电磁数字孪生与信息系统技术 |
7 | 南极科考智能无人装备关键技术 |
8 | 全流量安全态势智能感知技术及应用 |
9 | 柔性集成器件与系统 |
10 | 数智电网 |
11 | 未来智能城市科学 |
12 | 新能源自动驾驶汽车设计与控制 |
13 | 长大桥梁安全长寿与健康运维 |
14 | 智慧城市 |
15 | 智慧机场与低空经济 |
16 | 智能功率集成芯片及微系统 |
附录二:
序号 | 2024年立项卓工项目名称 |
1 | 6G移动通信 |
2 | 电磁空间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研究 |
3 | 高速飞行器结构与热防护 |
4 | 机器人传感与控制技术及应用 |
5 | 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建造运维 |
6 | 空天信息智能认知与应用工程 |
7 | 面向航空航天的高性能伺服技术研究与应用 |
8 | 前沿交叉电子材料 |
9 | 燃气轮机智造 |
10 | 新型显示与未来视频研究院 |
11 | 新一代高分辨实时3D心脑超声成像系统研制 |
12 | 新一代量子电子综合信息系统 |
13 | 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 |
14 | 智慧能源项目 |
15 | 智能EDA专项 |
16 | 综合交通系统协同融合与智慧运行 |
附件列表:
附件一:东南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卓越工程师培养项目实施办法(试行).pdf
附件二:东南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卓越工程师培养项目申报书(模板).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