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江苏省工程师学会卓越工程师分会成立

发布者:综合办发布时间:2025-03-18浏览次数:92

 2024年12月19日,第五届江苏工程师大会在南京国际青年文化中心举行。作为本次大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苏省工程师学会卓越工程师分会成立仪式暨第二届卓越工程师培养发展论坛在中华厅举行。

 本次会议受到了江苏省政、行、校、企等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支持,到场嘉宾有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洪渊、江苏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袁靖宇、东南大学原副校长金保、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卢载贵、江苏省教育厅研究生教育处处长金科、南京市委组织部人才二处处长孙龙、江苏省工程师学会常务副理事长许钧、江苏省工程师学会秘书长朱晓蓉、南京邮电大学党委副书记蒋国平、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李维林、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委副书记闵锦忠、常州大学副校长彭明国等单位领导以及省内外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高校、江苏省内卓越工程师专业建设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近百家单位的代表,凸显了我省多方协同,共同推进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共识。

图片

 江苏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袁靖宇开场致辞。他表示,当前我国正处于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关键转型期,这为发展带来重大战略机遇。江苏省持续聚焦高水平卓越工程师培养工程,通过深化产学研协同机制,有效赋能工程师队伍的技术创新与科技攻关。他倡议与会各方凝聚共识,共同完善人才培育模式,强化工程师群体的实战素养与创造潜能,加速构建适应产业升级需求的新型人才培养生态

图片

 接下来,作为本次会议的核心内容,江苏省工程师学会卓越工程师分会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分会成立仪式顺利举行。

 分会筹备组工作成员、东南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副院长刘志远就分会筹备工作向与会代表做了汇报分会立足本省发展需求,通过统筹政府、行业、院校及企业四方资源,构建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分会将以完善工程教育标准体系为基础,深化产教融合培养模式改革,打造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对接的创新平台,切实提升高层次工程人才供给质量,为深入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贡献智慧与力量。

图片

 江苏省工程师学会朱晓蓉秘书长现场宣读了分会成立的批复文件。

图片

 随后,与会卓越工程师分会会员代表经过民主决议、标准规范的程序,选举产生了第一届会长和副会长、委员、秘书长和副秘书长。金保当选首任会长;蒋国平、李维林、闵锦忠、彭明国、王芳、孙建宁当选为副会长。刘志远当选首任秘书长;张士廷、郭宇、钱增瑾、王建、杨小飞、田伟、马继迁当选为副秘书长。同时,大会还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分会委员会,组建了分会顾问专家委员会。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洪渊被聘为分会特邀专家顾问。江苏省工程师学会领导分别向分会新当选第一届领导班子颁发聘书。

图片

图片

图片

 分会首任会长金保昇代表首届领导、工作团队发言。他首先向长期支持工程教育的各级领导、高校和企业伙伴表示感谢。同时指出当前我国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面临与产业需求不匹配的挑战,特别是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基于现有的校企合作基础,分会将进一步整合资源,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通过构建产教协同创新机制,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供给能力,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复合型工程科技人才保障

图片

 江苏省工程师学会常务副理事长许钧对卓越工程师分会的成立及当选人员表示祝贺,强调工程师是国家科技进步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他指出,江苏省工程师学会始终致力于工程科技人才培养工作,卓越工程师分会的成立将有效整合多方资源,为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未来学会将进一步深化各界合作,持续推进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为国家制造强国战略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图片

 当天,由江苏省工程师学会卓越工程师分会、东南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卓越工程师培养发展论坛顺利举行,论坛以齐心聚力,共建卓越工程师培养新生态为主题,与会专家聚焦国家战略与区域实践,就卓越工程师队伍的建设展开研讨。

图片

 当天,由江苏省工程师学会卓越工程师分会、东南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卓越工程师培养发展论坛顺利举行,论坛以齐心聚力,共建卓越工程师培养新生态为主题,与会专家聚焦国家战略与区域实践,就卓越工程师队伍的建设展开研讨。

 江苏省教育厅研究生教育处处长金科作专题报告,重点阐述了江苏省在培养结构、教育改革、产教融合等方面的实践成果,以及在政策制定、重点任务、支持保障等方面的具体举措。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卢载贵则从制造强省角度,指出构建新发展格局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论坛还设置企业联培经验分享、高校卓越工程师建设经验等专题环节,为到场的嘉宾做了全面系统的介绍。东南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副书记兼副院长陈扬、浙江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副院长黄鹂强、南瑞集团教育培训中心(研究生院)主任黄国方、南钢集团党委副书记王芳代表分别从校企协同、课程改革等维度提出建设性方案,为卓越工程师培养生态构建提供多元视角。

 通过深入探讨与交流,专家学者们系统梳理了新时代工程教育发展的核心命题,着重指出在构建产教协同创新机制、完善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强化创新能力培养等关键领域存在的突破空间与发展潜力。随着制造强国战略的深入推进,构建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已成为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支点。未来,卓越工程师分会将持续深化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通过搭建多维合作平台、优化资源配置机制、推进培养标准建设等举措,全面探索适应新型工业化需求的人才培养范式创新路径。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江苏省卓越工程师在线》

Copyright © Southeast University 东南大学 版权所有     苏ICP备10088665号-1 公安备案号:32010202010062